“全省两批411个精品示范村中,大黄山地区146个、占35.5%;已建和在建省级中心村8233个,大黄山地区2541个。这些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正迅速成长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!”3月30日,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上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汪学军如是说。
去年以来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大黄山地区乡村建设、土特产发展、农旅融合、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,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。
在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中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统筹抓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,以更具魅力的新颜值吸引人、留住人。支持大黄山地区累计改厕55.4万户,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、生活污水治理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立足大黄山地区资源禀赋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还大力开展“一县一业(特)”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和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建设,因地制宜发展茶叶、林特、中药材、徽派预制菜等优势特色产业。全省认定“一县一业(特)”示范县34个,其中大黄山地区10个;去年认定的7个省级“一村一品”示范镇,大黄山地区占5个,徽州臭鳜鱼、黄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九华黄精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火爆出圈,变身为牵引乡愁的时尚“伴手礼”和乡村旅游的新卖点。
在农旅融合方面,安徽省充分发挥大黄山地区山水秀美的独特优势,打造油菜花海、果蔬采摘、农旅融合、茶旅融合、农事体验、研学基地等多形式的乡村休闲精品旅游线路,以线聚人。目前,大黄山地区培育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4个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、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82家,被农业农村部纳入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介29条。2023年,大黄山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80.5亿元,接待人数1.2亿人次。
“大黄山地区是安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农耕文化形态多样、特色鲜明、影响深远。我们不断深化大黄山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,推动农耕文化主题类博物馆建设,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。”汪学军介绍,目前,大黄山地区山泉水养鱼系统、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、九华黄精种植系统等5个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并建设乡村文化类主题博物馆40余个,成为展示、传承安徽农耕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大黄山地区乡村建设、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将其打造成彰显徽风皖韵乡村特色气质的集中展示地,为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。”汪学军表示。